|   网络咨询    电话咨询    |   找医生    找科室    找疾病    找医院
医路伴网站LOGO

黏多糖贮积症Ⅰ型
黏多糖贮积症(mucopolysaccharidoses,MPS)是一组由溶酶体异常引起的遗传性黏多糖代谢障碍,系酶的活性缺陷使不完全分解的氨基葡萄糖贮积而引起的先天性风湿病。其共同临床特征为有程度不等的骨骺改变,智力落后,内脏受累和角膜浑浊;生化特点是酸性黏多糖分解代谢缺陷,以致细胞内贮积过多的黏多糖,同时尿中也有过多的黏多糖排出。 自Hunter(1917)和Hurler(1919)分别报道MPSⅡ型和MPSⅠ型病例以来,人们对本病的认识也不断深入。早期曾称为‘承霤病’,1952年以后,由于在病人肝内发现硫酸皮肤素沉积,并将这类综合征改称为黏多糖贮积症。1957年发现病人尿中黏多糖增多。McKusick等(1965)根据病人尿中排出黏多糖的类型不同而将本病分为6型。近年来随着生物化学和遗传学的迅速发展证明,黏多糖在细胞内沉积是发生在溶酶体内。人们掌握了培养成纤维细胞的技术之后,对于了解MPS的生化异常和发现不同的遗传类型都有重要影响。现已阐明MPS的7个类型12个病种的临床和生化特点。每一个类型都由不同的基因突变所引起。现将本病分类列表介绍如下(表1)。 黏多糖贮积症Ⅰ型,本型又称胡勒(Hurler)综合征、承霤病、MPSI-H。既往曾称软骨-骨营养不良。胡勒(Hurler)于1917年首先描述,国内自1955年以后也有报道。
查看更多详情>
黏多糖贮积症Ⅰ型
① 常见药物
糖皮质激素、维生素A、甲状腺素
② 好发人群
1-2岁儿童
③ 是否传染
④ 疾病症状
运动障碍、 智力不足、 鼻梁宽而平、 眼距宽、 唇厚、 舌大、 耳低位、 牙齿小而稀疏、
⑤ 引发疾病
脑积水、脐疝、股疝、肺炎、支气管炎
⑥ 需做检查
微量酶活性测定、尿液化验、X线
⑦ 治疗方法
西医药物治疗
⑧ 治疗费用
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8000-14000元)
最新黏多糖贮积症Ⅰ型疾病资讯
暂无相关资讯
黏多糖贮积症Ⅰ型热门专家
  • 专家
  • 所在医院
  • 个人简介
  • 专家口碑
  • 联系专家
黏多糖贮积症Ⅰ型热门医院
  • 医院名称
  • 地区
  • 医院等级
  • 热门专家
  • 病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