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络咨询    电话咨询    |   找医生    找科室    找疾病    找医院
医路伴网站LOGO

外耳道炎
概述   细菌感染所引起的外耳道弥漫性炎症称为外耳道炎。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局限性外耳道炎,又称外耳道炎疖;另一类为外耳道皮肤的弥漫性炎症,又称弥漫性外耳道炎。要预防外耳道炎必须注意纠正挖耳习惯,游泳、洗头时污水入耳后应及时拭净,及时清除或取出外耳道耵聍或异物。总之,保持外耳道干燥、避免损伤、最为重要。  
病因
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外耳道疖时耳痛剧烈,张口咀嚼时加重,并可放射击至同侧头部。多感全身不适,体温或可微升。当肿胀严重堵塞外耳道时,可有耳鸣及吸力减退。检查有耳廓牵引痛及耳屏压痛,外耳道软骨部皮肤有局限性红肿。红肿成熟破溃后,外耳道内积脓流出耳外,此时耳痛减轻。外耳道后壁疖肿严重者可使耳后沟及乳突区红肿,应注意与急性乳突炎鉴别。急性乳突炎者多有急性或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史,发热较明显,无耳廓牵拉痛,而有乳突部压痛;有鼓膜穿孔或鼓膜明显充血,脓液较多;X线乳突摄片示乳突气房混浊或有骨质破坏。弥漫性外耳道炎急性者表现为耳痛,可流出分泌物。检查亦有耳廓牵拉痛及耳屏压痛,外耳道皮肤弥漫性红肿,外耳道壁上可积聚分泌物,外耳道腔变窄,耳周淋巴结肿痛。慢性者耳发痒,少量渗出物。外耳道皮肤增厚、皲裂、脱屑,分泌物积存,甚至可造成外耳道狭窄。1.急性弥漫性外耳道炎 发病初期耳内有灼热感,随病情发展,耳内肿胀,且疼痛逐渐加剧,外耳道有分泌物流出,初期是稀薄的分泌物,逐渐变稠成脓性。检查:有耳屏压痛和耳廓牵引痛;外耳道弥漫性充血,肿胀,潮湿,有时可见小脓疱;外耳道内有分泌物;如病情严重,耳廓周围可水肿,而周围淋巴结肿胀或压痛。2. 慢性外耳道炎常使患者感耳痒不适,有少量分泌物流出。检查:外耳道皮肤多增厚,脱屑,或有痂皮附着,撕脱后外耳道皮肤呈渗血状。可有少量粘稠的分泌物,或有白色豆渣状分泌物堆积在外耳道深部。
并发症
实验室检查
其他辅助检查
诊断
鉴别诊断
治疗
预后
预防
需做检查 头颈部常规检查、血常规
常见药物 10%鱼石脂甘油、强的松龙、地塞米松氧氟沙星滴耳液、过氧化氢溶液、曲安奈德氯霉素溶液、氯霉素耳栓、甲苯磺酸妥舒沙星片、硼酸洗液、氯霉素滴耳液、硝酸咪康唑乳膏、硝酸咪康唑溶液、氟氯西林钠胶囊
治疗费用 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500元)
哪些症状 耳痛、 耳痒、 耳鸣、 耳硬化症、 耳流脓、 耳廓牵拉疼、 耳道流脓、 耳道堵塞、 外耳道疼痛、 外耳道狭窄、
引发疾病 皮肤擦伤、溃疡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手术治疗
好发人群 所有群体
是否传染
温馨提示 1.外耳道炎宜多吃蔬菜水果,术后给予清淡营养饮食
2.戒掉挖耳不良习惯,防止污水入耳,保持干燥,避免损伤
3.按时更换外用药及内服药,痒时避免搔抓
热门专家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