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络咨询    电话咨询    |   找医生    找科室    找疾病    找医院
医路伴网站LOGO

婴幼儿上颌骨骨髓炎
概述 婴幼儿上颌骨髓炎罕见,但为一严重的疾患,如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可能形成面部畸形。
病因 婴幼儿颌骨骨髓炎多由血源性感染所致,故患儿多有急性感染或传染病史;也可见于口腔黏膜及牙龈损伤后病原微生物直接侵入;其他可因母亲患化脓性乳腺炎,哺乳引起;颌骨相邻部位炎症,如泪囊炎或鼻泪管炎等的感染扩散也伴发上颌骨骨髓炎。 婴幼儿上颌骨骨髓炎的感染细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感染也有发生。
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患儿全身症状因感染来源不同有较大差异,如为血源性感染引起,则有败血症或脓毒血症的表现。患儿有高热、寒战、哭啼和烦躁不安,不能安静入睡,厌食,甚至呕吐。病情严重者,可出现嗜睡,外界刺激反应差或意识不清等全身症状。如为口腔损伤或泪囊炎继发者,全身症状可稍轻微。白细胞计数增高,中性粒细胞增多,核左移,体温多在38℃以上。 患侧面部眶下及内眦部红肿,病变迅速向眼睑周围扩散,出现上、下眼睑红肿,球结膜充血,眼球突出。由于婴幼儿的上颌骨发育尚未成熟及上颌窦还未完全形成,脓肿很快波及口腔内颊侧龈沟及腭部黏膜而出现红肿。由于上颌骨炎症逐渐向外扩散,穿破骨外板后形成骨膜下脓肿;当脓肿向外发展至颜面眶下区,则形成皮下脓肿,经切开或自行溃破流出脓液。骨膜下脓液常从低位的上颌龈缘、腭部或患侧鼻腔自溃流出,形成瘘管;脓液外流,全身症状逐渐缓解,局部急性炎症逐渐转入慢性。 婴幼儿上颌骨骨髓炎一般很少形成大块死骨,因为上颌骨的骨质松软,骨密质较薄而又富有多个营养孔,化脓性炎症易突破骨板向外发展;但在骨质致密处,即靠外周供血的眶下缘或颧骨却常有血供障碍的坏死,而形成小块死骨,自行分离后从瘘管排出。如果炎症不能得到及早控制,上颌骨内的乳牙牙胚可受到炎症波及,而影响牙正常萌出。 婴幼儿上颌骨骨髓炎,由于颌骨坏死骨块形成,上颌骨及牙颌系统发育受到障碍;再加之眶下区形成瘢痕,下睑外翻,可遗留严重面颌畸形。
并发症 治疗不及时可引起败血症、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颅内感染、眶内感染等并发症。一旦出现这些并发症,则患儿病情严重,甚至可危及生命。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数目。
其他辅助检查 2~3周后X线检查可见骨质疏松,骨纹理模糊,死骨形成。牙胚周界如不清晰或断裂,则可能已坏死。
诊断 根据病史及临床表现做出诊断,一般不困难。早期X线片检查无诊断价值。
鉴别诊断 应与眶下蜂窝织炎鉴别。
治疗 婴幼儿上颌骨骨髓炎有发病急,年龄小和全身症状变化快等特点。在治疗上应积极控制炎症发展,根据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选用有效的抗生素;注意全身水、电解质平衡及必要的支持疗法;一旦眶周、上颌齿龈区或腭部形成脓肿,要早期行切开引流术;对全身中毒症状明显,局部虽未进入化脓期,必要时施行早期切开引流,可使全身症状迅速缓解及好转,并能避免局部炎症继续扩散。婴幼儿骨髓炎急性期如果处理得当,多能得到治愈而不至于转入慢性期。 婴幼儿上颌骨骨髓炎进入慢性期时,患儿全身症状好转,局部虽已形成死骨,但肿胀基本消退,仅面部或口内遗留瘘口流脓。因新生儿或婴幼儿上颌骨骨壁较薄,骨质松软,死骨片均较小,往往可随脓液从瘘孔排出而自愈。为避免手术加重颌骨损伤,故一般不积极进行死骨刮除术,但应加强脓瘘或切开处的冲洗,加速坏死物的排出,必要时可根据脓培养结果选用抗菌药液的冲洗。如果牙胚受炎症侵及而坏死,或已形成死骨块而不能从瘘管自行排出时,可略扩大创口取出坏死牙胚或死骨块,但未感染的牙胚要尽量保留;否则,会严重破坏颌骨发育,造成牙颌系统畸形或功能紊乱。 婴幼儿上颌骨骨髓炎治愈后,面部及眶周因瘘孔遗留的瘢痕而造成的畸形,可待适当时机进行二期整形手术。
预后
预防
需做检查 血常规、骨显像、脓液作涂片、细菌培养、抗生素敏感度测定、血液生化
常见药物 血浆、维生素C、生理盐水、氯化钾、维生素B6、头孢氨苄缓释片、头孢氨苄缓释胶囊、替硝唑片、磷霉素钙胶囊、氟氯西林钠胶囊、盐酸米诺环素胶囊、盐酸克林霉素胶囊、骨炎灵片、螺旋霉素片、环孢素软胶囊、替硝唑胶囊
治疗费用 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0--30000
哪些症状 高热、 畏寒、 水痘样皮疹、 皮肤弥漫性红肿、 发烧、 休克、 颌骨呈“扇形”骨质破坏、 昏迷、 张嘴颌骨响、 颌突畸形、 腹泻、 水肿、
引发疾病 眶内感染、鼻内感染、支气管肺炎、肺脓肿、胸膜炎、脓毒败血症、心包炎、脑脓肿、脑膜炎、海绵窦脓性血栓、失明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支持治疗、局部治疗
好发人群 新生儿与幼儿
是否传染
温馨提示 暂无
热门专家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