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络咨询    电话咨询    |   找医生    找科室    找疾病    找医院
医路伴网站LOGO

雀斑
概述 雀斑(ephelides,freckles)好发于颜面、颈部、手背部的淡褐色斑点,日晒后加重。。外科证治全书〃记载,“生面部,碎点无数,其色淡黄或淡黑”。
病因 本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日光的暴晒或紫外线照射过多可促发和加重本病。中医认为肾水不荣于面,浮水滞结,或由邪郁于血分,外感风邪,风火相结而发病。
发病机制 5~6岁的儿童,在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基因的控制下,紫外线照射等原因导致颜面、颈部、手背等暴露部位的皮肤出现淡褐色或暗褐色针头至扁豆大小的点状色素斑。
临床表现 本病好发于5~6岁的儿童,随年龄增长其数目增多,色加深,皮疹为淡褐色或暗褐色针头至扁豆大小的点状色素斑,圆形或不规则形,多数密集或散在分布,斑点间不相互融合。好发于颜面、颈部、手背等暴露部位,以鼻、面颊部最多见。随季节变化,夏季斑点增加多变深,冬季则少而淡。雀斑的儿童常伴有色素痣。
并发症 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实验室检查 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其他辅助检查 组织病理:表皮内黑素增多,但黑素细胞并不增多。电镜示该处的黑素细胞与邻近正常皮肤的黑素细胞有明显差异,表现较大且有较强的多巴阳性反应,有更多更长的树枝状突,黑素体呈长杆状。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皮损特点,组织病理特征性即可诊断。
鉴别诊断 雀斑样痣较本病发病早,多好发于1~2岁儿童,也可见于成人。分布不对称,无一定好发部位,损害数目极少,色素较深,与日光照射无关,也不一定在暴露部位。组织病理显示基层黑素细胞密度增加,真皮上层有噬黑素细胞及轻度炎症。着色性干皮病患儿可有早发的、持久性雀斑,本病有家族史,父母多为近亲配婚,多发于面部且伴有毛细血管扩张及萎缩,预后不良。
治疗 避免日晒,必需时可搽防晒霜。外用3%氢醌、3%过氧化氢(双氧水)、10%氯化氨汞(白降汞)、0.025%维A酸霜,每天1~2次。数目少者可用新型激光,液氮冷冻喷雾,CO2激光等治疗,但需谨慎。 中医可服用六味地黄丸、逍遥丸,也可外用脱色拔膏棍贴敷,或用水晶膏腐蚀。
预后 多发于面部且伴有毛细血管扩张及萎缩,预后不良。
预防 避免日晒和近亲配婚。
需做检查 皮肤科常规检查
常见药物 六味地黄丸、逍遥丸、3%氢醌、3%过氧化氢(双氧水)、10%氯化氨汞(白降汞)、0025%维A酸霜
治疗费用 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5000元)
哪些症状 黄褐色或褐色斑点、 斑点不融合、 无自觉症状、 日晒可激发或使之加重、 一般冬轻夏重、
引发疾病  无特殊并发症状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好发人群 青春期女性
是否传染
温馨提示 1.雀斑一般要防晒和各种电离辐射
2.雀斑饮食宜清淡,多补充维生素C、E,多喝水,适当锻炼,睡眠充足
热门专家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