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络咨询    电话咨询    |   找医生    找科室    找疾病    找医院
医路伴网站LOGO

睾丸肿瘤
概述 睾丸肿瘤占男性恶性肿瘤的1%~2%,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绝大多数为原发性,分为生殖细胞肿瘤和非生殖细胞肿瘤两大类。生殖细胞肿瘤发生于曲细精管的生殖上皮,占睾丸肿瘤的90%~95%,其中精原细胞瘤最为常见,生长速度较缓慢,预后一般较好;非精原细胞瘤如胚胎癌、畸胎癌、绒毛膜上皮癌等,比较少见,但恶性程度高,较早出现淋巴和血行转移,预后较差。非生殖细胞肿瘤发生于睾丸间质细胞,占5%~10%,来源于纤维组织、平滑肌、血管和淋巴组织等睾丸间质细胞。继发性睾丸肿瘤较为罕见。
病因 肿瘤的病因仍不完全明确,可能与病毒感染、环境污染、内分泌异常、损伤及遗传等有关。目前有关资料已证明有5个因素可促使睾丸肿瘤的发生:隐睾、以前患过睾丸生殖细胞肿瘤、有家族史、真两性畸形和不育症患者。隐睾恶变的发生率比正常下降至阴囊内的睾丸要高30~50倍。据文献报道每20只腹腔型隐睾或每80只腹股沟型隐睾中就有1例发生睾丸肿瘤。
发病机制 睾丸肿瘤根据其组织起源分为4大类:①生殖细胞肿瘤;②间质肿瘤;③生殖细胞和间质混合性肿瘤;④睾丸网肿瘤。其中睾丸生殖细胞肿瘤的组织发生一直存有争议,近年来有一些新的认识,认为各类型的睾丸生殖细胞肿瘤,除精母细胞型精原细胞瘤外,均起源于一个共同的前体,即睾丸原位癌,这类肿瘤在病理上称之为不能分类的精曲小管内生殖细胞肿瘤(intratubulargermcellneoplasiaoftheunclassifiedtype,IGCNU)。这些IGCNU的细胞和精原细胞瘤在形态和DNA组成等均相同,是发生其他生殖细胞肿瘤的前体,即纯的精原细胞瘤可分化出非精原细胞瘤的生殖细胞肿瘤(nonseminomagermcelltumors,NSGCT)。 睾丸肿瘤的分类(WHO,1994): 1.生殖细胞肿瘤 癌前病变。 曲细精管内生殖细胞肿瘤(原位癌)。 (1)一种组织类型的肿瘤: ①精母细胞型精原细胞瘤。 ②变异型:伴有肉瘤样成分。 ③精原细胞瘤(可伴有合体滋养层细胞)。 ④胚胎癌。 ⑤卵黄囊瘤(内胚窦瘤)。 ⑥绒毛膜上皮癌。 ⑦畸胎瘤: A.成熟畸胎瘤。 B.皮样囊肿。 C.不成熟畸胎瘤。 D.畸胎瘤伴明显恶性成分。 E.类癌(纯的类癌或伴有畸胎瘤成分)。 F.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 (2)多于一种组织类型的肿瘤: ①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 ②多胚瘤。 2.性索间质肿瘤 (1)性索间质细胞瘤(Leydig细胞)。 (2)支持细胞瘤(Sertoli细胞): ①典型型。 ②硬化型。 ③大细胞钙化型。 (3)颗粒细胞瘤(成人C型、幼年型)。 (4)混合性性索间质细胞肿瘤。 (5)未分化类的性索间质肿瘤。 3.生殖细胞和性索间质混合肿瘤 (1)睾丸母细胞瘤。 (2)其他。 4.睾丸网肿瘤 (1)腺瘤。 (2)腺癌。 (3)腺瘤样增生。 5.其他睾丸组织来源肿瘤 (1)表皮样囊肿。 (2)间叶组织来源的肿瘤。 6.转移性肿瘤造血系统来源的。 (1)淋巴瘤。 (2)浆细胞瘤。 (3)白血病。
临床表现 本病好发于20~40岁的青壮年,临床症状多变。可能没有症状,常被偶然发现,随着肿块逐渐增大,可能出现下坠或沉重感;少数病人可出现局部皮肤发红、疼痛等症状;隐睾病人可表现为腹股沟区域下腹部的肿块;晚期病人出现相应转移部位如骨关节疼痛、咳嗽和呼吸困难等症状。体格检查时睾丸肿大,质地坚实并有沉重感,失去正常弹性;肿块与睾丸关系密切,分界不清,表面光滑或有数个较大的结节;少数有HCG分泌的睾丸肿瘤病人可见乳房肿大。
并发症 目前暂无相关资料
实验室检查 肿瘤标志物(瘤标),尤其是AFP和HCG对睾丸生殖细胞的诊断、分期、治疗反应的监测及预后提供极有价值的参考。生殖细胞肿瘤瘤标分为两类:①与胚胎发生有关的癌胚物质(甲胎蛋白AFP和人绒毛膜促性腺腺素HCG);②某些细胞酶(乳酸脱氢酶LDH和胎盘碱性磷酸酶PLAP)。 1.AFP单链糖蛋白,分子量约7万,半衰期5~7天。纯胚胎癌、畸胎癌、卵黄囊肿瘤,AFP增高70%~90%。纯绒毛膜上皮癌和纯精原细胞瘤AFP正常。 2.HCG多肽糖蛋白,由α和β链组成,半衰期24~36h[但亚基清除相当迅速α-亚基(α-uCG)20min,β-亚基(β-uCG)45min]。绒毛膜上皮癌和40%~60%胚胎癌HCG增高,纯精原细胞瘤5%~10%增高。 3.LDH乳酸脱氢酶细胞酶,分子量13.4万,LDH普遍存在不同组织细胞中,故特异性较低,易出现假阳性。生殖细胞肿瘤可引起LDH增高,并与肿瘤大小、分期有关。如Ⅰ期LDH增高8%,Ⅱ期32%,Ⅲ期81%,Ⅰ、Ⅱ期治疗前LDH高则复发率为77%,LDH正常为40%。 4.PLAP胎盘碱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之同工酶,结构异于成人型碱性磷酸酶,95%精原细胞瘤,PLAP增高,特异性57%~90%。
其他辅助检查 1.超声检查对阴囊内容物疾病的诊断有重要价值,诊断正确率97%,能直接而准确测定睾丸肿瘤的大小和形态。此外对睾丸肿瘤淋巴结转移、腹腔脏器转移有诊断价值。 2.胸部正、侧位片,以了解肺部和纵隔情况。 3.CT更能敏感发现肺部转移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已取代静脉尿路造影和淋巴管造影,且能发现直径小于2cm淋巴结转移灶。
诊断 详细完整的病史、细致的体格检查是重要的诊断根据。除做睾丸肿块的局部检查外,还应做全身的系统检查,以了解有无转移病灶。睾丸肿瘤禁忌穿刺活检,避免肿瘤扩散。
鉴别诊断 1.睾丸鞘膜积液体格检查肿块有囊性感、质韧、有弹性,透光试验阳性,但鞘膜壁厚或部分钙化时不易鉴别。睾丸肿瘤有时可发生少量鞘膜积液,但有沉重感,透光试验阴性。B超、CT检查有助于鉴别。 2.急性附睾、睾丸炎附睾、睾丸肿大可与睾丸肿瘤相混淆,但病人有畏寒、高热,局部疼痛较重,睾丸触痛明显,并常累及输精管。血白细胞增高。 3.睾丸血肿有外伤史,体格检查阴囊有淤血斑。B超检查示睾丸回声内出现低回声区。 4.附睾结核可累及睾丸,产生结节,与睾丸肿瘤相混淆。但附睾结核常常累及输精管,形成串珠样结节。附睾尾部的病灶可与阴囊皮肤粘连形成窦道。 5.睾丸扭转临床表现以突发性睾丸剧痛、肿胀、压痛为特征。体格检查睾丸位置常在阴囊上部,彩色多普勒超声和动态放射性核素扫描显示血流量明显减少或消失。 6.精液囊肿精液囊肿是精子集聚所形成的位于睾丸附睾部的囊肿,多发生于青壮年,病史长,进展慢。肿块界限较清。透光试验阳性。B超、CT检查示肿块为液性。
治疗 睾丸肿瘤的组织类型,瘤标的水平是决定治疗方案的重要参数,因此睾丸肿瘤的治疗有如下方案(图1)。 1.精原细胞瘤行根治性睾丸切除后行放疗和(或)化疗。但如果同时瘤标阳性,则其治疗应该同NSGCT类。 2.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适合于NSGCT类睾丸肿瘤(绒毛膜上皮癌除外)以及瘤标(AFP)阳性的精原细胞瘤和成人的睾丸成熟畸胎瘤。目前的手术方式是1958年Mallis和Patton报告的经腹部正中切口,双侧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的基础上的改良手术,如扩大的单侧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切口也有诸多改良,如胸腹联合切口,胸膜外、腹联合切口等。清除的范围包括双侧肾蒂上2cm、肾蒂周围、下腔静脉和腹主动脉间的淋巴纤维脂肪组织。对病变侧尚需切除肾周脂肪囊,全部精索血管以及髂血管上1/3处淋巴结缔组织。在切除下腔静脉和主动脉间的淋巴结时,可以结扎肾蒂水平以下的腰动、静脉以利于血管的游离。对不能切除的淋巴结可用银夹标记。在分离右肾动脉上方、主动脉及下腔静脉膈肌脚间区域时,可遇到乳糜池,需将其结扎以免术后发生乳糜腹水。但要注意这类手术也可发生并发症,如严重的切口感染和裂开、慢性切口瘘、术后出血、腹膜后纤维化致肾盂输尿管狭窄、直疝、肾蒂意外、大量胃肠道出血、不射精等。做改良单侧扩大淋巴结清扫可减少并发症,特别是不影响射精功能。 3.化疗睾丸肿瘤的化疗效果较好,是少数能达到临床治愈的肿瘤之一。对精原细胞瘤的化疗效果好于NSGCT类。也可用于术前、术后的辅助化疗。目前多主张联合化疗,化疗方案很多(表2),但主要的化疗药物有: (1)顺铂(DDP)属破坏DNA结构和功能的药物中的金属化合物,具有细胞周期非特异性,是治疗睾丸癌的主要药物。主要不良反应是消化道反应、肾毒性及听力减退。卡铂(carboplatin,碳铂)为第2代铂类抗肿瘤药,近又有奥沙力铂(奥沙利铂)(Ox-aliplatin)上市应用,作用与顺铂相似但是不良反应低,主要是骨髓抑制。 (2)博来霉素(bleomycin,BLM)又称争光霉素,国产平阳霉素与之相似,属破坏DNA结构和功能抗生素类,作用在细胞周期的G2和M期。不良反应为过敏性休克样反应,严重者肺间质纤维化,老年和肺功能差者慎用。 (3)多柔比星(doxorubicin,adriamycin,阿霉素,ADM)属嵌入DNA干扰转录RNA类药中的蒽环类抗生素,又如柔红霉素(daunorubicin,DNR),属非周期特异性抗肿瘤药。不良反应为心脏毒性和骨髓抑制。 (4)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破坏DNA结构和功能类的烷化剂,体外无抗肿瘤作用,进入体内经肝微粒体酶系氧化成中间产物醛磷酰胺,与DNA发生烷化,对各周期细胞均有杀伤作用。主要不良反应是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和胃肠道出血,特有的化学性膀胱炎、脱发等。新药有异磷酰胺(异环磷酰胺)(IFO)。 (5)依托泊苷(鬼臼乙叉苷,VP-16)类属干扰蛋白质合成的药物,主要药物有依托泊苷(etoposide)和替尼泊苷(teniposide)。有效成分鬼臼毒素(podophyllotoxin)能与微量蛋白结合,使有丝分裂停于中期,抑制肿瘤生长。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胃肠反应,大剂量引起肝毒性。 (6)紫杉醇(紫衫醇)(paclitaxel),从红豆杉属植物中分离出的新的紫衫烷成分,也可半合成。本药是化学结构新、作用机制独特的新型抗癌药。选择性促进微管蛋白的聚合并抑制其解聚,从而影响纺锤体的功能和组织结合。抑制肿瘤细胞的有丝分裂。适于二线用药,特别是对
预后 尽管睾丸位于体表,但睾丸肿瘤患者就诊时30%以上已有转移发生,因此严重影响到预后。精原细胞瘤预后一般好于NSGCT,5年生存率>80%以上。
预防 目前暂无相关资料
需做检查 肿瘤标志物检测、男性不育HCG刺激试验、乳酸脱氢酶(LDH,LD)、CT检查、血清甲胎蛋白(AFP)、阴囊超声检查
常见药物 注射用磷酸氟达拉滨、磷酸氟达拉滨、注射用香菇多糖、薄芝糖肽注射液、紫杉醇注射液、华蟾素胶囊、伊班膦酸钠注射液、注射用A群链球菌、苦参素注射液
治疗费用 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0-50000元)
哪些症状 睾丸胀痛、 睾丸疼痛、 阴囊下坠、 腹股沟区可复性肿块、 关节疼痛、 咳嗽伴呼吸困难、 男性乳房大、
引发疾病 癌肿转移
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放射治疗
好发人群 中老年男性
是否传染
温馨提示 暂无
热门专家
更多>